俗话说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秋雨绵绵、气温骤降的季节,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,
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时候。因为寒冷潮湿的空气容易刺激呼吸道,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。
因此,做好居家护理,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至关重要。那么,如何做好慢阻肺患者的居
家护理呢?
一、 精心管理居住环境
1. 保暖防寒,保持恒温。
早晚温差大,起床、出门前注意添加衣物,尤其要护住脖颈、口鼻和后背,必要时可以戴上口罩或围巾。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2-25℃,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气管。可以使用空调、暖气等,但注意出风口不要直吹人体。
2. 控制湿度,避免潮湿。
连绵秋雨会导致室内湿度增高,容易滋生霉菌,引发过敏。可以使用除湿机,将湿度控制在50%-60% 为宜。天气放晴时,及时开窗通风, 保持空气清新。
3. 保持空气洁净。
患者本人必须戒烟,家庭成员也应避免在室内吸烟,杜绝二手烟、三手烟。除此之外,患者应远离厨房油烟、香水、空气清新剂、蚊香等刺激性气味。必要时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,有助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、PM2.5等污染物。
二、规范用药与氧疗
1. 坚持规范用药。
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长期、规律用药,绝对不可自行停药、减量或更改方案。家属应督促并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。同时,应定期复查,与医生保持沟通,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。
2. 长期家庭氧疗。
对于存在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(通常在室内空气下动脉血氧分压≤55mmHg或血氧饱和度≤88%)的患者,长期家庭氧疗是指南明确推荐的标准治疗。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,流量为1-2升/分钟,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小时。
三、坚持呼吸锻炼与运动康复
1. 缩唇呼吸:用鼻子缓慢吸气,然后像吹口哨一样缩起嘴唇,慢慢呼气,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-3倍。这能帮助保持气道通畅,缓解气短。
2. 腹式呼吸:放松肩膀,一手放于胸前,一手放于腹部。用鼻吸气,感受腹部鼓起;用嘴呼气,感受腹部收缩。这能增强膈肌力量。
3. 有效排痰: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,稀释痰液,便于咳出痰液。如果痰多不易咳出,可以尝试拍背法(手掌呈杯状,由下至上、由外至内叩击患者背部)。
4. 适度康复锻炼:天气不好时,可在室内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做呼吸操等。原则是量力
而行,循序渐进,以不感到过度疲劳和气促为宜。适度的活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
力。
四、保证均衡营养
患者应多吃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鸡蛋、鱼肉、瘦肉、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,增强抵抗力。避免生冷、油腻、辛辣食物,以免刺激呼吸道。
五、预防感染
1. 接种疫苗: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,这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
2. 减少外出:在流感高发季节,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。
六、 病情监测与应急准备
1. 学会自我评估:关注咳嗽、咳痰、气促的变化。如果出现痰量增多、颜色变黄变浓、气促加重等情况,可能预示着慢阻肺急性加重,需及时就医。
2. 必备监测工具:家中可以备一个指夹式血氧仪。当感到不适时,可监测血氧饱和度。如果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4%,应及时联系医生或去医院。
3. 制定应急计划:与家人一起明确最近的医院路线。一旦出现慢阻肺急性加重迹象如严重呼吸困难、嘴唇发紫、意识模糊等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紧急就医。
秋季对慢阻肺患者的居家护理,关键在于“防寒、防感染、规范用药、加强营养” 。精心细致的居家护理,可以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