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房颤呢?房颤即心房颤动,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。它是指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发生紊乱,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。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、呼吸困难、昏厥晕倒等症状,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心力衰竭、脑卒中等,其中脑中风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。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,三分之一的房颤患者中就有一个人会出现脑中风,那么为什么房颤患者会比非房颤患者更容易中风呢?
因为90%引起脑中风的血栓均来自于心脏内一个被称为左心耳的部位,每个人都有左心耳,它就像一个小口袋,位于心脏的左侧,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,血液容易在左心耳滞留,久而久之便形成血栓,一旦血栓脱离左心耳进入血液,就可能会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中风。
如今已经有很多治疗手段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几率,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,例如已经在临床使用超过50年的华法林,虽然抗凝血药物可以作用于全身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耐受其副作用,使用抗凝血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:皮肤淤血、鼻出血、胃肠道出血等,最严重的是一旦药物过量会明显增加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。另外,患者服用华法林后需要定期到医院抽血进行INR检查,这无形中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。
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,患者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,且不必定期进行INR检查,即左心耳封堵器。左心耳封堵器是一种植入性手段,可以代替目前的抗凝血药物。左心耳封堵器的原理是永久性封闭左心耳,避免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。左心耳封堵器仅有一元硬币的大小,且患者无需进行开胸手术,身体上也不会留下任何器械植入的痕迹,通过类似心脏支架植入的手术方式,医生通过大腿内侧的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,达到左心耳后,医生释放封堵器封堵左心耳口部,整个手术过程通常不超过一个小时,然后患者只需要留院观察2-3天即可出院。经过一段时间,心脏内皮细胞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,在手术后三个月左右绝大部分患者可以终身停用抗凝药物。
左心耳封堵手术为房颤患者提供了一个远离中风、改善生活质量的新选择,特别是可以解决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的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