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冠心病?
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,或(和)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(痉挛)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,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(coronary heart disease),简称冠心病(CHD),亦称缺血性心脏病。
二、冠心病的危险因素:
三、冠心病的诱发因素:
四、如何预防冠心病?
一级预防:治“未”病,对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,预防冠心病,包括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。
目的:使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水平降低。
非药物措施包括: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,如戒烟、戒酒,控制体重,尽量保持理想体重,合理膳食(低盐、低脂、低糖,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,适当补钙、补钾,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等),坚持步行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定量的体育锻炼,同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宣教,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一级预防重要性的认识,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。
药物:根据患者的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水平,以及有无高血压、糖尿病的并发症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药物治疗。
二级预防:针对有冠心病的患者采取措施,防止冠心病进一步发展。
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。心脏康复/二级预防是一门融合生物医学、运动医学、营养医学、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专业防治体系,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,将心血管病预防管理措施系统化、结构化、数字化和个体化,通过五大核心处方[药物处方、运动处方、营养处方、心理处方(含睡眠管理)和戒烟限酒处方]的综合模型干预危险因素,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、恢复期、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、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。
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原则:
A1:抗血栓药物:阿司匹林(Asprin)抑制血小板凝聚,防止血栓。
A2:抗心绞痛药物:硝酸甘油(Anti-angina)扩张冠脉,减轻心绞痛。
B1:β受体阻断剂 (β-blocker)减慢心率,降低心肌收缩力,减少能量消耗,从而改善心肌缺氧和能量匮乏。
B2:控制血压:(blood pressure)一般情况:收缩压<120mmHg、舒张压<80mmHg。
伴糖尿病者目标血压:收缩压<130mmHg、舒张压<80mmHg。
常用药物:ACEI类:卡托普利、依那普利、福辛普利等,如果出现刺激性干咳,可用ARB类代替。
ARB类:氯沙坦、缬沙坦等。
钙通道阻滞剂:硝苯地平、氨氯地平等。
C1:他汀类 (cholesterol)降低胆固醇,稳定斑块,防止再梗。
C2:戒烟:(cigaret)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,戒酒。
D1: 糖尿病 (Diabetes)积极控制血糖,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。
非糖尿病者控制目标:空腹/餐前血糖:4.4-6.1mmol/L、餐后两小时/随机血糖6.1-7.8mmol/L。
糖尿病者控制目标:空腹/餐前血糖:4.4-7.0mmol/L、餐后两小时/随机血糖:7.8-10.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<7.0%。
D2:饮食控制:(Diet)低盐低脂,地中海饮食,多吃水果蔬菜。
E1: 运动锻炼 (Exercise)
运动时间及频率:每次运动20-40分钟,运动频率为每周3-5次,最好7次,建议运动时间初始从20分钟开始,根据患者运动能力逐步增加时间。
运动强度:临床常用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有无氧阈法、心率储备法(或耗氧量储备法、峰值摄氧量法)、代谢当量法、目标心率法、自感劳累程度分级法等。
运动方式:主要以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为主,伸展运动、力量和平衡训练。
有氧运动: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太极拳或骑行等。
抗阻运动:哑铃、弹力带等 。
注意:1.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搭配运动后感觉舒适为宜。(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心率>150次/分、收缩压在基线或运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下降>10mmHg、头晕、胸痛、脸色苍白、盗汗等症状时,应立即停止运动。)
2. 冠心病患者以及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,应找专业人士进行评估,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,保障安全、促进健康。
E2:患者教育:(Education)学习冠心病相关知识,配合治疗。